时间:2025-09-04 13:57:01 来源:本网
无功补偿控制器中的“四象限”是基于有功功率(P)和无功功率(Q)的流动方向划分的工作状态。其核心目的是帮助判断电网中能量的流向及负载性质,从而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。
在IEC60375标准中(图1),功率因数的正负是由有功功率的方向决定的,当处于用电状态时,有功功率为正,在发电状态则为负。我们为了在控制器上能更好的体现以及方便客户直观的感受,在第三、第四象限时都会在控制器显示的功率因数前加上“-”来表示功率因数超前;相反在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则直接用纯数字表示功率因数滞后。
另外,在无功补偿控制器的四象限中,功率因数处在滞后状态时,负载特性为感性;功率因数超前时,其特性为容性,详细关系如表1所示。而在GB/T 17215.323-2022标准(图2)中,第一、第四象限处于用电方角度,若负载所需的有功和无功功率均由电网提供,则其特性为感性;若负载所需的有功功率由电网提供,但所需的无功功率完全由无功补偿控制器补偿,则其特性表现为容性。第二、第三象限处于发点方角度,当其向用电方传输有功功率但并不传输无功功率时,负载呈现容性特性,这对应用电方从电网吸收有功功率而自行全额补偿无功功率的场景;当其同时输出有功和无功功率时,负载则呈现感性特性,对应用电方需同时从电网吸收有功和无功功率的场景。
表1 功率因数与负载特性的关系
功率因数状态 |
负载特性 |
无功功率流向 |
四象限位置 |
滞后 |
感性 |
吸收无功 (+Q) |
第一象限(+P, +Q); 第二象限(-P, +Q) |
超前 |
容性 |
发出无功 (-Q) |
第三象限 (-P, -Q); |
以下是四象限控制器的具体含义及典型应用场景:
注意:在没有光伏的前提下,不可能出现第二象限和第三象限的情况,如果有这种情况出现需要考虑接线是否正确;如果有光伏并网,原先处于第一象限可能会变换到第二象限;原先在第四象限可能变换到第三象限,但是只要功率因数达标就不会有问题。如果出现在第三或第四象限,即使功率因数正常,但为了保障电容的使用寿命,还是需要将电容切除让其回到第一象限或者第二象限。此前提必须得保障回到第一或第二象限时功率因数仍正常。
同时,当出现在两个象限之间来回摆动时(详见图3阴影部分),需要考虑两个因素。如果电流和功率因数都高,这一情况可能会造成投切震荡影响电容使用寿命,可以向下更换电容容量来解决;如果电流低但功率因数高,可以向上调整电容投切时间,确保电容充分放电以延长寿命。
Online consultation
Related News
电话:400-803-3226
商务:15926374356
技术支持:15618019386
时间:9:00-19:00
地址: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高新科技园创新科技楼北区A座206
电话:400-803-3226
商务:15926374356
技术支持:15618019386
时间:9:00-19:00
地址: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高新科技园创新科技楼北区A座206